网站首页

    媒体关注

    当前位置 : 
    网站首页 > 正文

    中国中医药报:走出公立医院的“浙江模式”——浙江省中医院90年传承创新发展侧记

              时间 : 2021-07-15

    原文链接:http://paper.cntcm.com.cn/html/content/2021-07/15/node_2.htm

    原文如下:

    走出公立医院的“浙江模式”

    ——浙江省中医院90年传承创新发展侧记

    在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邮电路54号,矗立着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保健、康复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浙江省中医院(浙江中医药大学附第一医院)。

    从1931年到2021年,浙江省中医院走过了90载不平凡的岁月。从在抗日战争的炮火纷飞之下辗转多地依日坚持办医,到新中国成立后迎着时代的朝阳稳步向前。90年间,浙江省中医院几经迁址、易名、兼并,不断升级改造,引进新技术,探索新路子,筚路蓝缕,走出了公立三甲中医院的“派江楼式”——党建聚人心、中西医融合、重人才培养、产学研结合以及大胆“走出去”。这5大王牌鲜明地亮出了"浙江模式"的特色,也铸就了浙江省中医院今日的辉煌。

    党建聚人心

    公心著春秋 奋勇立新功

    浙江省中医院建院90年以来,始终坚持正确方向,全面推进医院党的建设各项工作,实现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双融合,双促进,以党建促进业务发展,在业务工作中检验觉建工作成效,实现了医院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的全面进步。

    强化政治引领,加强党的领导 医院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举医为公,扎实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确保上级决策部署落地见效。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建立健全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制定医院章程,成立医院发展委员会,把党的领导融人医院治理各环节和全过程,医院入选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浙江省级试点单位。疫情期间,坚持党建引领,筑牢抗疫防线,实现"零感染、零漏诊"目标,涌现出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等一批先进典型,院党委获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强化思想建设,推进党建工作 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推进"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完善党建工作机构,规范基层党组织设置。融合中心工作,建立党建工作责任制,落实党支部参与科室(部门)重要事项决策制度。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建立干部分类量化考核机制,开展年轻后备干部遴选培养。扎实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败工作,努力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积极弘扬抗疫精神。

    中西医融合

    全面提升中医药“服务力”

    浙江省中医院始终坚持以“精诚合作成就卓越团队,仁和济世护人类健康”为核心价值观,坚持“融汇中西医学,贯通传统现代”的办院理念和“爱心 责任心 将心比心”的服务理念,将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摆在首要位置,力求切实为患者解决问题,为一方百姓的健康保驾护。

    四大院区强强联合,优势互补 浙江省中医院目前有四个院区——湖滨院区、下沙院区、西溪院区、富阳院区,各区特色鲜明、优势互补、协调发展,按照“两地两中心”建设目标,将湖滨院区打造为中医药传承自新发展高地,下沙院区打造为一流区城医疗中心,西溪区打造为数字化智慧康复先行地,宫阳院区打造为医教研高水平创新中心,医院不断完善学科大科制、院区错位化、管理同质化、人员相对固定化的多院区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切头提升多院区协同发展水平和医院整休服务能力。

    诊疗中心与重点专科齐头并进 目前,浙江省中医院是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国家重点疑难疾病诊疗中心、国家中医区域诊疗中心,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重点建设中医医院、国家中医疫病防治队伍和疫病防治基地依托单位,拥有国家卫生健康委重点专科5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9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13个。“十三五”期间,血液内科成功人选国家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建设项目。中西医结合防治胃癌获国家重大疑唯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试点项目。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成功通过国家专科规范化建设项目认证,医院因此获三级医院优秀单位称号。提高疑难急危重症救治能力,胸痛中心正式通过国家认证并稳步运行,心衰中心获国家示范基地和优秀建设单位。省级“贫血中心”“脂肪肝中心”和省“治未病”保健中心正式落户医院。

    多学科诊疗模式助力临床诊治 医院围绕“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倡导人文医学,创新诊疗模式,共组建消化学科、肺癌学科、新生儿、盆腔肿瘤感染性疾病等14个MDT团队(多学科团队).建立了多学科诊疗模式。回首走来的这一路.医院医学发展高歌猛进.创造了50余项值得骄做的省内外“第一”。比如上世纪50年代开展的省内首例体外循环胸主动脉瘤摘除并人造血管移植手术;60年代在国内率先开展中药三尖杉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研究;70年代在国内最先开展B型与频谱多普勒超声相结合技术;80年代成功研制抗癌中药静脉乳剂“康莱特注射液”,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目前已获准美国三期临床试验;90年代在省内率先开展异基因、自基因骨髓移植、脐带血移植治疗白血病等项目。

    中医药特色进一步彰显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在上级部门领导下,医院牵头制定新冠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紧急研发5种院内制剂,为疫情防控提供浙江中医药方案。医院获批成为国家中医疫病防治队伍和疫病防治基地依托单位。加强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十三五”期间制定省中医(中西医结合)单病种诊疗规范(第二版)102个,推广临床路径125个,形成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59个,中医护理技术覆盖率达80%以上,新增名老中医工作室21个,完成31位中医名家丛书的编辑出版。国医大师葛琳仪荣获“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

    重人才培养

    打造中医药传承“浙江特色”

    浙江自古以来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历史上不仅涌现了伤寒大家柯韵伯、温病大家王孟英等在中医界影响深远的翘楚,近代更是名医辈出、流派云集.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域风格。浙江省中医院薪火相承,更加重视中医药传承与后继人才的培养,在发挥既有优势的基础上开创了“群师带群徒”等极具活力的新模式。

    传承浙江中医十大流派 在医院90年的历史长河中.在诸多前辈的努力奋斗下医院形成了极具中医特色、闻名省内外的中医十大流派诊疗优势,叶氏内科、魏氏内科、杨氏内科、何氏内科、余氏外科、裘氏妇科、宣氏儿科、金氏针灸、罗氏伤科和柏氏眼科,十大流派创始人悬壶济世的仁心仁术传承至今。

    开创“群师带群徒”模式 医院借助现有的21个国家级名中医工作室、19个省级名中医工作室.4个国医名师工作室的中医师资优势,独创"群师带群徒”的人才培养模式打破师广间的壁垒,让中青年医生博采各家之长。该模式推出以来.培养了浙江省名中医21人浙江省高层次卫生创新人才10名、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7名。这模式推广到广大医联体成员单位之中.让基层医院的优秀中医师也加入该院名医工作室学习,培养出更多基层名中医.从而让优质中医药服务惠及更多老百姓。

    推进名中医研究院建设 2007年,医院成立浙江省名中医研究院,以促进中医学术经验传承和临证实践培养中青年名中医和繁荣中医药学术为主要任务。成立之初聘请国医大师何任出任名誉院长,国医大师葛琳仪担任院长,王永炎院士、国医大师邓铁涛等12位全国各地德高望重的名中医专家担任顾问。认真挖掘浙江中医十大流派的传承、学术思想和诊疗特色,开展名中医学术经验研讨和交流,举办学术会议,积极收集整理临床医案,汇编成《浙江省名医真迹》。2020 年受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委托,名中医研究院组织开展浙派中医“百医百方(技术)”征集工作,征集到中医优势治疗病种147个,其中经验方242首,特色诊疗技术37项,为中青年医师提供了重要的学习范本。

    以“人才强院”战略带动学科建设 医院立足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的人才优势,以人才建设促进学科发展,以学科建设带动人才成长。大力引进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人才(杰青、优青)、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等优秀的高层次创新型、实用型人才,着力培育高层次、复合型的研发人才和科研团队,培养-批有国内外影响力的专门人才、学科带头人和行业领军人才。现有工程院院士1人,国医大师1人、全国名中医1人、浙江省国医名师13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27人浙江省名中医43人、浙江省卫生领军人才4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9人、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各类国家级、省级高端人才近200人。

    担起中医教育重任,做好人才输出 从1980年起,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临床医学与浙江省中医院实施了-体化管理.学院现有博土后科研流动站2个,一级博士学位授予点2个,一级硕士学位授予点3个,拥有中医学、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医学影像技术和中医骨伤科学等5个本科专业。其中中医学专业2008年成为国家一类特色专业,医院于2019年获首批国家级-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临床医学专业、医学影像学专业和医学影像技术和中医骨伤科学分别于2019年、2020年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年被评为国家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临床培训基地。2020年获批全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重点专业基地(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踏上新征程。近五年来在各级授课比赛中获奖30余项。

    产学研结合

    科研助力数字赋能打造大平台

    浙江省中医院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将颇具实力的名医资源储备、丰富的科研立项、强大的中医药研发生产实力等相互配合,实现了技术创新上、中、下游的对接与耦合。不仅如此,医院在数字化平台建设方面一直走在前列,为开展疫情防控、远程咨询与会诊、医保结算、线上带教与讲座等业务的开展打开了快速通道,医患多方均从中受益。

    科研与临床良性互动站硕果 医院重视科学研究,走出了一条临床催生科研,科研反哺临床的发展道路。目前拥有国家中医药重点研究室2个,国家中医药科研三级实验室3个,浙江省重点实验室3个。近5年以来,医院的科研立项十分可观,其中国家级项目81项,省部级项目128项,获得省部级奖项18项.其中省科学技术进步奖13项,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奖项2项,中华中医药学会奖项2项,共获得发明专利22项。国家中医临床研兖基地(血液病)已于2017年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验收。医院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下发的《关于深化推进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的通知》,开展基地第二轮业务建设方案,深入推进基地重点病种(再生障碍性贫血)及拓展病种(冠心病)的研究。加强基地科研平台和团队建设,推进基地常态化的运行管理。

    中药制剂研发成果惠泽一方百姓 郎江省中医院的膏方在中医药服务上有独特的优势。浙江省中医院膏方是“浙派膏方”的代表,是全国最早开膏制膏的医院。现已普及到内、外、妇、儿、呼吸、肿瘤、肾病、皮肤等各科室,惠及全省及周边省份百姓。医院每年定期举办“膏方节" .联合省内外80多家医联体单位开展膏方临床应用人才培训、大型义诊等系列活动,将“浙派膏方”传播到省内外各地,让老百姓享受到省级中医院的优质中医药服务。

    李大鹏院士发明的抗癌中药提取物——薏苡仁甘油酯(康莱特往射液)的研发和推广使用,高瑞兰研究员研发的派能达胶囊成功实现成果转化等都是浙江省中医院的研究产品转化和推广使用的经典案例。此外,医院深入挖掘名中医的临床经验.研制了清热凉血软膏、散瘀膏、马钱子胶囊等众多安全、经济的院内制剂,受到社会广泛好评。

    数字化平台助力管理宣传 目前,医院已经建成以集成平台为基础,三大数据中心为核心,各类医、教、研、管应用系统完备,兼顾安全与效率的信息系统体系架构。2020年取得了电子病历应用水平五级授牌,是全国第一家获得高等级电子病历授牌的省级中医医院。医院申报的《信息化多维度保障医院内疫情防控)案例获全国一等奖,数字化水平得到国内专家的一致肯定。浙江省中医院健康云平台上线,接人浙江省内医联体21家,国内接入贵州、新疆医联体单位2家,国外与以色列MACCABI中医诊疗中心、以色列雷德曼学院、以色列益年堂诊疗中心三家医疗单位对接。为开服疑难病远程会诊线上临床带教、中医系列远程讲座、名老中医教学查房直播等远程活动做好必要的技术支持。

    作为浙江省第一批医保线上结算试点示范单位,浙江省中医院在省政府“浙里办”互联网医院平台正式上线互联网医保结算业务。充分利用互联网+中医药特色优势.只要在手机上”点一点”,即可与医院各专科医生进行病情沟通。作为省内唯一官方授权开展海外新冠肺炎咨询的中医医院,开通浙江省中医院”浙里办”海外新冠肺炎咨询平台,诊疗团队及时完整专业地回复海外华人咨询。

    大胆“走出去"

    打造中医药国际合作范本

    浙江省中医院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建设单位”浙江省中医临床国际交流中心,是浙江省卫生健康委指定的留学生中医教学定点基地。近年来,随着中医药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不断扩大、深化,浙江省中医院进一步扩大该院的中医药国际交流科目及招生人数,同时致于中医药国际合作及打造中医药国际中心,取得了瞩目的成就。

    打造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 医院从1983年开始接收国外留学生.随后中医药国际交流科目逐步增加,目前进修科目包括针灸、推拿、内、外.妇、儿、中药等20余个,是浙江省内留学生培训科目最多的医院。近十年来接待了来自美国、以色列、比利时、德国、英国等20余个国家的外籍留学生3000余人。先后与美国休斯顿华美中医学院、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医学中心、美国纽约脊柱整骨学院、美国加州中西医结合研究生院加拿大魁北克玫瑰山学院、以色列雷特曼学院、比利时替代疗法健康治疗中心研究院、大学专业进修学院等合作单位在中医教学领域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与美国、瑞典、英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分别在血液科疾病脾胃科疾病、肠道功能性疾病、心血管疾病和肺癌等疾病共开展了8项合作项目。与澳大利亚布里斯班玛特医院、荷兰海牙中央医院、美国俄友俄州立医学院、日本静冈县立大学签订了双方专家互换交流及在医疗领域开展合作研究的合作意向备忘录。

    设立中国—以色列中医药中心 医院自2017年至2020年,连续4年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一带一路“中国—以色列中医药中心”国合专项,于2018年5月与以色列的Maccbi-Tivi医疗机构、雷特曼学院、益年堂中医诊疗中心(Moav Clinic)合作,分别挂牌成立教学中心.医疗中心和中医药研究中心。开展了系列短期培训、中医药文化宣传、国际会议,建立浙江省中医院国际云平台.开展系列远程培训、名中医查房直,疫情期间开拓创新,开启远程临床带教,不断扩大医院国际影响力,推动中医药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浙江中医药大学副校长、浙江省中医院党委书记吴承亮表示,医院90年的发展,沉淀的是一种大医精诚、医者仁心的精神内核,体现的是-种生命至上、患者至上的社会责任,积累的是一套以中医、中西医结合为特色的诊疗体系,这些都是医院长远发展的宝贵财富和不竭动力。

    未来,浙江省中医院将充分发挥大学附属医院医教研并进的优势,从解决临床难题出发,走出一条中西医协同发展的崭新之路,将医院全力打造成为高水平、引领性、研究型的省级综合性中医院典范。

    (浙远志)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滨文路548号(310053)

    校办电话: 0571-86633177 传真:0571-86613500 

    浙ICP备0504083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603号

    Copyright ©1959-2023 浙江中医药大学  


    • 企业微信号
    • 官方微博
    • 官方微信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滨文路548号    邮编:310053

    校办电话:0571-86633077 ,0571-86633177

    传真:0571-86613500

    Copyright © 2023 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ICP备0504083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6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