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文链接:https://qjwb.thehour.cn/html/2025-09/10/content_4422623.htm?div=-1
原文如下:
仅三根手指能动的他开启大学生活
爷爷奶奶也一起陪读,学校做好了充足准备

爷爷推着徐立芃进校园 汪驰超 摄
本报讯 9月4日清晨5点,天还未亮透,浙江龙游的一户人家已经灯火通明。“今天是个好日子,穿红色,吉利。”75岁的徐竹生推开孙子徐立芃的房门后,和老伴一起给孙子穿衣擦脸。
祖孙三人相视而笑。
这一天,他们盼望已久。全身仅三根手指能动、体内打着37根钢钉的徐立芃,迎来了去大学报到的日子。
徐立芃今年23岁,曾被医生预言“活不过6岁”,如今以专升本全省第323名的成绩,考入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专业。
来到大学宿舍:
“比梦里的还要好”
徐立芃不到1岁便确诊患有脊髓性肌萎缩症(SMA),这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神经肌肉疾病。他做过脊柱矫正手术,37根钢钉从此成为身体的一部分。
治疗SAM的特效药进医保后,每四个月打一针的药从原先的数十万元降至自费部分只要1600元。这让徐立芃的病情稳定下来。
爸爸和妈妈都在外地工作,只能每隔一段时间回来。爷爷早年关掉了经营多年的工厂,全心陪读,奶奶则负责照顾他的生活起居。
2022年,立芃靠在家自学考入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今年,他又通过专升本考试,被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专业录取。
“常有人说,身体都这样了,读书有什么用。如今,看到他又上了一个台阶,这一切都是值得的。”说着说着,爷爷的眼角泛起了泪光。
9月4日早上7点,一家人把行李一件件搬上车,棉絮床垫、学习资料,也有爷爷奶奶的生活用品。
“差不多把整个家搬去杭州了。”爷爷说,两地之间有160多公里路程,往返并不轻松。
中午12点半,车子驶入浙江中医药大学富春校区,药学院的师生已等在生活区门口。“欢迎立芃!”几位志愿者快步上前,帮他搬运行李。
学校为徐立芃准备了两间教职工公寓,一间用于住宿,一间用于学习。屋内配备医用护理床、无障碍设施和公用厨房,还为爷爷奶奶配有一张1.8米的大床。
“比梦里的还要好!”徐立芃看着明亮的房间,很开心。
新生大会上发言:
“我和你们一样”
在志愿者的陪同下,立芃和爷爷特意去教学楼看了看教室。爷爷推着轮椅,一边走一边观察环境,记下从宿舍到教室的路线和时间。
“以后就在这里上课了。”立芃看着整洁明亮的教室,眼里闪着光。
尽管身体不便,徐立芃的目标明确而坚定——考研。暑假期间,他已开始预习专业课和英语、政治,“时间很紧,我要抓紧每一分钟。”
为了徐立芃,学校配备了优秀的导师团队,同时把能调整的课程教室都调整到了一楼,还成立了党员志愿帮扶小组。。
药学院党委副书记蒋笑燕叮嘱立芃:“你常说时间不够用,其实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要着急,要多方体验,慢慢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研究方向。”
“虽然我行动不便,但我和你们一样,都怀着一颗炽烈的学子之心。”9月7日下午,徐立芃在新生大会上发言,全场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