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文链接:https://app.xinhuanet.com/news/article.html?articleId=a84c96367746a83327f82453004060ad×tamp=75549
原文如下:
药香书香浸润育人初心

浙江中医药大学脑病中西医结合传承创新教师团队合照。新华网发
“对我们团队来讲,这是一份厚重的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只有接续奋斗,才是对黄大年教授最好的缅怀。”近日,教育部公布第四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示范活动入围名单,浙江中医药大学脑病中西医结合传承创新教师团队上榜。团队带头人陈忠分享了自己心中的“育人梦”。

陈忠教授当选2025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会士。新华网发
20多年前,怀着赤子爱国之心,陈忠毅然放弃海外高薪,回国工作,带领团队潜心于重大慢性脑病的药物靶点发现研究。目前,团队已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8项)、国家杰青/优青(11项)等国家级项目,在Nature、NatureNeuroscience、Neuron、PNAS等国际高水平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且受到国内外领域内知名专家的专题评述。目前,团队在组胺药理学、癫痫机制解析等方面研究稳居国际领先水平。

陈忠教授团队获得浙江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新华网发
担任浙江中医药大学校长以后,他深入研究中医药的现代化之路,既要让中医药保持自身的精髓和特色,又能用现代语言与世界对话,更好地造福全人类。对于陈忠来说,这是一条充满挑战但意义非凡的道路。作为带头人,陈忠带领团队聚焦“脑病中医药理论现代化与中西医结合防治研究”,利用现代神经科学、流行病学、生物学、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多学科交叉技术,探索中医现代化发展的科技创新范式。带领团队形成了一支爱国敬业、德才兼备,中西医结合的多学科交叉脑病研究教师队伍。在和临床医生的交流过程中,他发现清热开窍“中药冰片”“开窍定神法”针刺百会穴均可通过抑制兴奋性突触功能而发挥控制癫痫及耐药形成的作用。这更加坚定了陈忠要以现代科学解读中医药学原理,让中医不再“玄而又玄”的信念。

陈忠与学生交流。新华网发
科学研究成绩斐然的同时,还要做好人才培养和育人工作。每位学生初到团队时,陈忠都会提两个问题:你来实验室想做什么?等你走时,想带走什么?陈忠一直教导学生不是为了得到文凭而去做研究,要做对社会有意义的研究工作。
曾经有一名学生在做实验时得到了和预期完全相反的结果,但陈忠没有直接给他贴上“失败的实验”的标签,而是两人利用晚上、周末时间反复研究、验证,在失败中找原因,最终实验获得成功。

陈忠为毕业生拨穗。新华网发
“教师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更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在陈忠看来,教师职业最大的闪光点就是能够参与并见证一个个学生的成长和蜕变,“看到每个学生都能成为有用之才,成为各自领域的精英和骨干,就是我作为教师最幸福的事情。”注重“大医精诚”“药者丹心”精神锻造、巧用“和合”思想的“协同”理念对学生多元化培养……一批又一批的中医药人才在他的带领下成长起来。
陈忠说,自己要继续带领团队把为学、为事、为人统一起来,在教室、实验室中不断坚定立德树人的教育初心,做“四有”好老师,当学生引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