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 
    网站首页 > 正文

    学校承办浙江省推进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教育现场会

    来源 : 宣传部           时间 : 2024-05-24

    5月23日,浙江省推进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教育现场会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钱江湾小学举行。本次会议由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和浙江省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联合主办,浙江中医药大学、杭州市滨江区教育研究院、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和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钱江湾小学承办。

    《中国中医药报》社社长陆静,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副主任喻伯军,浙江省卫生健康委中医传承创新处处长肖锋,浙江省卫生健康委中医传承创新处二级调研员陈良敏,浙江省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董华根,我校党委副书记张光霁,校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马重阳,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总编辑宋东,滨江区教育局副局长周芸佳,滨江区教育研究院院长苏建强以及《中国中医药报》社、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杭州市滨江区教育研究院和我校有关单位负责人,各设区市教研员,市属学校、各县(市、区)相关学校的负责人等参加会议。

    喻伯军指出,浙江省各地学校采取了形式多样的中医药文化教育,将中医药文化融入特色学校创建中。举办此次会议旨在加强中医药文化进校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中医药文化育人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希望通过各方的不断努力,促进全省有关学校共同提高,推进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张光霁介绍了我校在传播和推广中医药文化方面所做的工作和成效。张光霁指出,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健康理念和医疗智慧,学校将继续发挥学科、人才、医疗等资源优势,深化与地方的合作,助力中医药文化特色学校的创建,推动中医药文化走进校园,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增强师生的文化自信,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肖峰指出,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是培基之举,有助于增进青少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与认同。各个学校要联系实际,合理确定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的培养目标;要区分对象,精心设计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的具体内容;要开拓创新,努力探索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的有效途径,让青少年深入到实践中汲取中医药知识,感受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

    会上,陆静作《承国粹,育新苗——推动中医药文化融入校园教育》专题报告。陆静指出,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是一项响应国家战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旨在通过丰富多样的教育形式,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生活习惯,同时激发他们对中医药文化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豪感与自信心。陆静还结合案例分享了全国各地积极弘扬中医药文化实践的特色和亮点。

    宋东从教材的文化属性和突出学生主体性两个方面对《中医药与健康》教材进行了解读,强调教育教学要从健康着手,从认识文化着手,不断弘扬好、传承好中医药文化。

    我校附属钱江湾小学、宁波市鄞州区镇安小学、遂昌县金竹镇中心小学、绍兴市越城区秀水小学、长兴县煤山镇煤山小学负责人作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经验分享。我校附属钱江湾小学师生进行《认识身边的中草药》课堂教学成果展示。

    期间,与会人员还参观了我校附属钱江湾小学第二届中医药文化节成果展,实地走访了岐黄文化馆、远志本草园、钱江中医廊、阳光生态园、廉心药语墙。

    会后,由我校联合省内各类学校发起的浙江省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联盟成立,并举行了第一次会议。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副主任喻伯军,我校党委副书记黄爱军出席会议。

    会议审议并通过了浙江省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联盟章程,选举产生了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副理事长单位。我校原党委副书记张元龙当选理事长。

    浙江省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联盟将大力推进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工作,希望通过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优势互补、成员共长,在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知识读本编写、实践基地建设、社会服务等领域加强交流和合作,为加快推进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发挥积极作用。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滨文路548号(310053)

    校办电话: 0571-86633177 传真:0571-86613500 

    浙ICP备0504083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603号

    Copyright ©1959-2023 浙江中医药大学  


    • 企业微信号
    • 官方微博
    • 官方微信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滨文路548号    邮编:310053

    校办电话:0571-86633077 ,0571-86633177

    传真:0571-86613500

    Copyright © 2023 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ICP备0504083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6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