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 
    网站首页 > 正文

    学校举行浙江中医药博物馆(新馆)开馆仪式暨“千年战疫有岐黄”主题展

    来源 : 党委宣传部           时间 : 2020-11-20

    11月20日,浙江中医药博物馆(新馆)开馆仪式暨“千年战疫有岐黄”主题展览开幕式在我校滨文校区举行。浙江省文化与旅游厅副厅长王峻,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潘华峰,浙江省人大科教文卫委员会办公室主任马岚,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谢国建,浙江省文物局副局长曹鸿,杭州市滨江区副区长包嘉颖,浙江省博物馆馆长陈水华,杭州市博物馆馆长金霄航,中国民族医药协会副秘书长胡惠兰,中国民族医药协会中医药(民族医药)博物馆联盟副主席卢颖、谭红兵,兄弟单位代表、中医药(民族医药)博物馆联盟同行,以及我校党政领导、职能部门负责人、博物馆建设管理委员会委员和师生代表参加开馆仪式。仪式由副校长吴承亮主持。

    校长、浙江中医药博物馆馆长陈忠致辞。他指出,新馆的投入使用,明显改善了浙江中医药博物馆设施条件。在新馆开馆之际,举行“千年战疫有岐黄”主题展览,就是要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进一步增强中医药自信,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学校将以新馆开放为契机,积极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提升内涵,努力使博物馆成为弘扬中医药文化的重要平台;二是拓展服务,努力使博物馆成为普及中医药知识、提升民众健康素养的生动课堂;三是校馆一体,努力使博物馆成为展现学校精神、建设学校文化的重要窗口。

    曹鸿在致辞中指出,高校博物馆是文物博物馆事业中的一支重要力量。高校有浓厚的学术氛围和丰富的学术资源,通过博物馆这个窗口向公众展示、传播和普及科学知识,对提高社会公众的科学文化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希望浙江中医药博物馆以此次新馆开放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博物馆的规划与建设,不断丰富馆藏资源,创新展陈形式,扩大社会影响和开放效应。

    17C64

    谢国建在致辞中指出,浙江中医药博物馆是我省首家综合性中医药博物馆,是浙江中医药文化建设的重要平台。希望学校进一步加强博物馆内涵建设,不断创新和拓展中医药文化、知识、技术的推广与普及,更好地让人民群众在“看得见的事实”中受到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教育和熏陶,让“浙派中医”“浙八味”更好地深入人心、享誉全国、走向世界。

    1677F

    广州中医药大学向博物馆赠送“岭南中医药保护品种”药材标本,河南中医药大学赠送传统“四大怀药”药材标本。校党委书记黄文秀向广州中医药大学潘华峰副校长、河南中医药大学办公室董新刚副主任颁发捐赠证书。

    浙江省博物馆馆长陈水华与校长、浙江中医药博物馆馆长陈忠签订合作共建协议,以加强浙江中医药博物馆的专业建设。

    浙江中医药博物馆于11月19日在杭州举办的全国中医药(民族医药)博物馆联盟成立大会上当选为副主席单位,中国民族医药协会中医药(民族医药)博物馆联盟副主席卢颖为博物馆授牌。

    1F7F7

    2019年滨江区政府与我校签订了合作共建协议,同时决定依托浙江中医药博物馆建立“高新区(滨江)中医药文化中小学研学基地”,副区长包嘉颖和校党委副书记张光霁共同为“高新区(滨江)中医药文化中小学研学基地”揭牌。

    18FCF

    领导和嘉宾共同启动开馆。

    仪式结束后,嘉宾们参观了博物馆和“千年战疫有岐黄”主题展览。

    200EA

    来自高新区(滨江)的近百名小学生成为“研学第一团”,开启中医的奇幻之旅,体验博物馆的VR采药软件,参与闻香识药游戏等。

    从2020年11月20日起,浙江中医药博物馆将正式对外开放,每日9:00-16:30接待参观,周一闭馆。参观者可通过该馆网站(https://zcmm.zcmu.edu.cn)预约。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滨文路548号(310053)

    校办电话: 0571-86633177 传真:0571-86613500 

    浙ICP备0504083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603号

    Copyright ©1959-2023 浙江中医药大学  


    • 企业微信号
    • 官方微博
    • 官方微信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滨文路548号    邮编:310053

    校办电话:0571-86633077 ,0571-86633177

    传真:0571-86613500

    Copyright © 2023 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ICP备0504083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603号